71岁刘同光回首创业路:我们这代人靠胆子,现在年轻人必须靠脑子…
刘同光,天马灯饰集团创始人、临沂市照明电器行业协会名誉会长、临沂商城四十年杰出企业家。 近日,刘同光在多个线上平台上发布《与光同行》系列短视频,引发行业广泛关注。在视频中,他动情地回顾了自己白手起家的创业之路,甚至一度哽咽落泪。那些充满艰辛与希望的奋斗故事、几经沉浮的人生经历,令人动容。 那么,刘同光是在何种契机之下进入到照明行业,又是如何带领天马灯饰集团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呢?本期故事,一起聆听。 01 我是刘同光,今年70多岁,从事照明行业35年,对照明行业的发展亲身经历,耳濡目染,对照明行业的未来也充满了信心。 我是1954年12月份的,16周岁我就当了民兵。那时候,煤炭很紧张,听说煤矿招工,心想上煤矿吧,几个人作伴就走了。矿长脾气很大,说“你问他能干吗?”,咱当时小什么也不懂,就信口开河,“我不能干会来吗?” 在农村里,我是叫整劳力,队里干一天活记十工分,所以一年在生产队里能挣到280工分左右的就是好样的。我当社办工人,我挣360工分,我分粮食就比他们多。第二个,我们还有工资,还有下井费,还有福利餐,所以说我们社办工人的待遇,说实话真不低。 02 从六年级以后,我就没见过课本,但是上了煤矿以后,领导提拔我干了机电工。我当了电工后,马上到新华书店买了两本书,一本是《电工学》,另一本是《电工基础》,这给我奠定了一个基础,把我的人生观给转变了。我是认认真真地天天在学,我是没老师的,都靠自己去自学的,自己用一种思维方式解题,叫作“悟”。 再后来,我又开了两年半的拖拉机,干了几年以后,因为我父亲是个银匠,说这个手艺不能失传,叫我干,回去干了一段时间,收了徒弟,让徒弟去干活,我又从事电器修理。我干电器修理的时候,说句实话,那个时候感觉真的太自豪了,我接的第一个活是10千瓦的电动机,挣了250块钱。1986、1987年,一个月工资谁能拿250块钱啊?! 当时,我手里存的现金接近3万块,这些都是靠我自己打拼出来的。这三年电器修理给我赚取了真正的第一桶金。从内心来讲,我没想过再改行,我感觉我这辈子,应该说这回找到落脚点了。 偶然一次机会,我们一个亲戚想做照明行业,所以从1990年我们才通过我这点资金起的步。为什么注册天马公司呢?有人给我们建议,说你们两个人都属马,用“马”命名很好,想了一圈,注册了天马公司。我那个时候虽然说有商业头脑,但是我没有商业素质,喜欢穿拖鞋(比较随性),所以我8年的时间都没参与管理,一直是一个业务员的身份。 1997年,天马发生了很大变化,这是我们天马的转折年。我们三个行业,天马灯饰、天马灯光音响,还有天马家电,全部亮了红灯。为什么?因为采购没跟上变化。我一看不行了,于是背着压力上了广东。我第一个解决的问题就是灯具,去了以后和华艺老板开始谈,用了十几天时间把灯具问题解决了,选了新样品回来以后马上就销售起来了。 第二个解决了舞厅灯光的问题,我又发展了几个新的合作厂家,给分管人员打电话,说我回家要查报表。好,我们的舞台灯光又起来了。 结果以后呢,是我到工厂的时候,济南做得比较大的家电商比我早去一天,我们打款又比他晚一天,于是两家开始竞争。后来,我做了几件事情,把他干倒了,谁都不敢相信。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配送,临沂没有厢式货车。我上安徽买到那个车,驾驶员开到广东去,在广东再开回来,开始配送。第二个是售后,也就是维修,那时候进口机器经常出了问题得上广东,那还有个专门的维修部。结果以后,我知道了维修部的这个人,认识了,那时候我胆子大,来回机票先给你买好,费用都算我的,谈成了4000块钱工资,我出设备,挣的钱咱们可以分成。还真谈成了,“修不好的家电找天马”就这样来的。 我把这三块的问题都解决了,后来分开以后,我要了灯具这一块,快两年我没睡好觉,我不懂经营、不懂管理,那时候就像上了茫茫大海一样,人说“摸着石头过河”,我连石头都摸不着。 晚上一想起公司的事来,躺都躺不住,好多货发出去,我不知道谁发出去的,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钱回来,很混乱的一个机制,越来越觉得害怕。那个时候,我就感觉压力太大了,而就在我无能为力的时候,奇迹出现了。 04 1998年以后,到2000年,也是个发展阶段,慢慢地积累了一些经验,了解了一些信息,觉得这两年没白干,但是赶上市场搬迁,从路东搬到路西,原来叫灯具批发市场,搬到路西叫灯具城。这一搬迁,付出是很多的,装修什么都要付出,扩大经营面积。搬过去刚要起步,2004年又失火,一场大火损失1650万元。 那天晚上,说灯具城着火了,我抓紧时间就往回跑,我去了以后一看现场,没救了,调查完了以后就半夜了,我就回家了。人受了严重的刺激后,真做噩梦,那感觉就是万念俱灰,不想再去拼搏了。到了八点多,管理人员给我打电话,说你得来啊,说全体员工都到齐了,我心想看来得去给他们解释一下,大家在看我态度。后来,我自己想明白了,保险公司500万元,我还有应付款和应收款,回老家再去务农也不至于比别人差哪去。 那既然你要干了,得想办法,你怎么经营呢?两年多才恢复了,眼泪都哭干了。 05 原来,我们最早是以批发为主,到后来发现一个问题,过去的批发模式是没有规范的一种营销模式。后来我就改变了想法,把主要精力投在零售上,就想着做总代理。你要是按传统的总代理模式,又不合适。 后来,我想到临沂的优势,就是物流中心模式。2004年年底,我第一次和雷士谈的时候,我说你不如分工,把销售交给我们,你只管制造,他就说那你起草写个方案,到现在照明行业还没有能跨越这个方案的。 实施以后,竞争比较激烈,其他区域的人为了抢这个业务,他出500万元,先给厂家打过去,但是我们账上只有200万元。我就开了一个高管会,“300万元,3天时间,如果打过去,可以继续和雷士合作,你们大家觉得还信得过我,咱共同努力。”这还真有作用,三天还真给我整了300万元,有借5万元的,有借10万元的,就用这种模式,给我整了300万元。 有了运营中心之后,就慢慢地走向规范,渠道也稳定了。与雷士1998年开始合作,2005年实施运营中心模式。光做运营中心,今年20周年,一种能坚持20年的模式也不多。照明行业是刚需,这个市场需求是永远有的,但是属于谁,那不一定。企业只有强身壮体才能抗风寒,此外还要创新经营,有超前意识。 我们这代人,幸运的是靠胆子,现在年轻人必须靠脑子。走别人没走过的路,这才是商业的真正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