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,照明企业如何出海?

6月11日,2025中国照明企业出海论坛在广州光亚展成功举办。此次活动由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、广东光亚照明研究院和国际照明商业联合会CILCA联合主办,广州阿拉丁物联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,朗明纳斯光电(厦门)有限公司为独家冠名。 

据悉,本次论坛由广东光亚照明研究院秘书长国际照明商会CILCA秘书长陶文泉主持,并汇聚了照明行业专家企业代表150余位,共同探讨全球化重构下中国照明行业的出海趋势

暨南大学广东外贸服务研究中心主任苏启林 

现场,暨南大学广东外贸服务研究中心主任苏启林“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企业应对”主题演讲。他于演讲中深入剖析了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企业应对之策,并指出,2023年初国家对经济形势的定位是“风高浪急,甚至惊涛骇浪”,2024年至2025年的经济数据也印证了这一判断。

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,苏启林认为,尽管当前形势严峻,但中国经济仍有亮点和发展机遇。中国拥有三张“底牌”应对挑战:其一政府与银行的支持其二科技教育与人才优势其三坚持对外开放

苏启林强调,企业应顺应产业发展趋势,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竞争力。政府、银行、高校和企业应共同努力,发挥资金、人才和开放的优势,在挑战中寻找机遇,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信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希望,开放的国家必将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

▲广东光亚照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、国际照明商会CILCA执行会长温其东

广东光亚照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、国际照明商会CILCA执行会长温其东“关税博弈对中国照明出口的影响及应对”主题演讲中,深入剖析了当前中国照明行业出口面临的严峻关税形势。 

针对这一局势,温其东从多个维度提出了应对策略:在宏观层面,建议企业关注东南亚国家的投资机遇,详细对比了越南、柬埔寨、马来西亚、泰国等国的投资成本、政策优惠及供应链情况,如柬埔寨对美出口照明产品关税低,且人工和土地成本具有优势,越南则在供应链完善度和地理位置上更具潜力; 在产业层面,要加快照明产业创新升级和供给侧改革,聚焦前沿技术,提升产品可靠性和质量,同时拓展国内市场,形成“双循环”格局。  

温其东最后强调,关税博弈虽然给中国照明出口带来了巨大挑战,但也倒逼行业加速转型。中国照明企业应坚定信心,以创新为驱动,以全球化视野整合资源,在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;通过政府、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,推动中国照明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向高端迈进,实现从“照明制造大国”到“照明创新强国”的转变,为全球照明行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。 

▲朗明纳斯亚太区总经理邵嘉平

朗明纳斯亚太区总经理邵嘉平“朗明纳斯通用及特种照明产品介绍”主题演讲中,结合当下行业出海热潮,阐述了朗明纳斯的产品布局与创新方向。他特别指出,出海需以技术创新为底气。 

邵嘉平表示,朗明纳斯作为三安光电全资子公司,依托全球最大LED公司的芯片产能与3000+专利优势,在全波长产品矩阵上发力,从260nm深紫外到1080nm近红外,覆盖通用照明、UV消毒、医疗健康等领域,像2835 KSF产品光效达200—260lm/W,COB产品光效最高186lm/W,陶瓷大功率产品兼具高光效与颜色均匀性,为出海提供了坚实的产品支撑。  

演讲中,邵嘉平还提出“专、转、传”的发展路径,即注专业技术、转化应用场景、传播创新价值,呼吁行业以基础研究为支撑,以场景需求为导向,在健康照明、智能车载、农业照明等领域挖掘非视觉价值,推动中国照明产业从“制造”向“创造”升级,在全球竞争中实现从突破“第二岛链”到引领行业潮流的跨越。

光亚照明研究院表示,本次论坛聚焦海外市场,让与会者对照明出海的未来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,为国内照明企业出海提供了新思路——以技术创新为引擎,以本地化运营为基石,助力中国照明企业正加速走向世界舞台。